Skip to content →

分类: 海派档案

新传奇与好神话——张爱玲王安忆上海叙事小说的文体特征

通过讲述一个个悲欢离合的故事,张爱玲王安忆描绘出新旧上海不同的情韵风貌,以及上海市民真切细密的生活质地。张爱玲作品中具像化的人物和经验性的情节都表明她的创作一直受着传统小说的影响。王安忆刻意为读者展示出性格模糊的人物群像,追求小说的逻辑性情节,在一定程度上反叛着传统小说的成规和构成要素。张爱玲王安忆从不同维度为读者构建了一道丰富多彩、意蕴深厚的上海景观。

阅读全文 新传奇与好神话——张爱玲王安忆上海叙事小说的文体特征

留下一个回复

海派散文——旧上海的一道风景

 1872年4月创刊的《申报》,一出版就大量发表论说文(如在第一个月里登了72篇),内容是鼓吹借鉴西方文化、揭露不合理社会现象等,文章形式和笔法都相当平民化。正是由于此种吸引读者的鲜明特色,该报以后销路猛增,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报纸。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应是海派散文的源头。

阅读全文 海派散文——旧上海的一道风景

留下一个回复

路上的海派文化底色

 当着从北京来的客人这么说,也算是对客人气量的信任。北京人有时爱自嘲,也说北京土。
  
  没听过谁说上海土,上海人也不这样自嘲。大多数人对上海的印象差不多都有荣华富贵的影子。
  
  过去,一说起上海,总是想到夜总会的灯红酒绿和靡靡之音;一说起外滩,就是“十里洋场”的幻影。就是现在,上海也是中国时尚的领袖。

阅读全文 路上的海派文化底色

留下一个回复

没有竞争,就没有“海派文化”

上海本就没什么文化。开埠不过一百多年,能积累多深的底蕴?上世纪初,上海成为全国金融中心,各种文化载体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都往上海涌,京剧、越剧、话剧、歌剧、报纸、电影,还有舞蹈,各种文化艺术汇聚在一起,这才有了“海派文化”的说法。

阅读全文 没有竞争,就没有“海派文化”

留下一个回复

拿什么拯救海派文化?

 周立波是红到发紫了,被媒体捧上了天,报纸上电视上,三天两头都是他的消息,且一篇一篇尽是捧赞恭维话,就连矫情有余肥水不外流的电视主持人都自甘让位于其身后。一下子,好象上海文艺界只有他一人是明星,只有他一人在演出、在拍戏、在出书、在忙碌、在摆高姿态、在展显腔调、在为上海争名气,大有此君一出,若大个上海滩万马齐喑之味。

阅读全文 拿什么拯救海派文化?

一个回复

上海:在文学和俗话的风口浪尖上起舞

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上海这座开埠半个世纪的商业城市,突然间成了一个文化巨人。当时我国文学的主流媒体,《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新新小说》、《小说林》等落户上海。上海出版的文学期刊,占全国文学期刊总数的83.3%;发表的小说作品占全国的61.1%

阅读全文 上海:在文学和俗话的风口浪尖上起舞

留下一个回复

解读苏青

苏青是乐观的,在《归宿》一文中她预留下这样一段心语:

  我幻想三十年后,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而我却归黄土……总有我的葬身之地吧。我将来墓碑上大书“文人苏青之墓”,因为我的文章虽然不好,但我的确是写它的,已经写了不少,而且还在继续地写下去,预备把它当作终身职业,怎么不可以标明一下自己的身份呢?

阅读全文 解读苏青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