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部堪称海派旗袍文化经典的著作——《上海名媛旗袍宝鉴》,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隆重推出。这部著作图文并茂、中英文对照、彩色精装、印制精良,既有上海名媛的旗袍照片,又有这些名媛身穿旗袍的老照片,还有她们的生平事迹介绍,把海派旗袍与人文精神艺术地融会贯通于一书,使读者在欣赏这些精美旗袍的同时,进一步领略她们独特的名媛精神,这在中国出版物中首屈一指,堪称独创。
留下一个回复分类: 档案馆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白话文写作的兴起,中国的文学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无数的文化名流在这一时期产生。上海,以其独特的经济政治环境,还有它那独有的文化氛围,在造就一批男作家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批独树一帜的女作家。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上海就涌现出一批用白话文写作的女作家。
留下一个回复20世纪初,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印人纷纷迁居上海谋生,形成了一支印人群体——海派篆刻家群。海派篆刻家阵容浩大,风格绚丽多姿,使得该群体在数量与艺术水准上一直居于近现代印坛的最前沿,在全国篆刻界享有“半壁江山”的美誉,其中涌现出赵之谦、吴昌硕、赵叔孺、王福厂、钱瘦铁、邓散木、方介堪、朱复戡、来楚生、陈巨来等一批光耀近现代篆刻艺术发展史的巨匠。
阅读全文 《海派代表篆刻家系列作品集》:展现以文化为中心的交际圈
留下一个回复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自1995年于《钟山》杂志连载以来,迄今已有23年。在二十余年中,小说文本经历了成为一部文学经典的必要过程,经历了被社会不断地接受与确认的文化熟知化(cultural familiarization)过程[1]。到如今,《长恨歌》不仅成为了王安忆传播最广的作品,并且成为了被符号化的“海派文学”代表作之一
阅读全文 读王安忆《长恨歌》:说它是“海派”都市言情小说,是一种误读
留下一个回复管新生、管燕草父女联袂创作《工人》三部曲出版,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我真心实意地希望上海工人作家能够写出描写工人生活的书,我一直很关注这个问题。
阅读全文 工人题材是海派文化的一个传统——由长篇小说《工人》三部曲说开去
留下一个回复沪语写作是《繁花》被讨论非常多的部分,尽管金宇澄通过多次修订已经让非江浙人也能读得懂这部小说,但是吴方言的风格和韵味在小说现在的版本中依然处处可寻。上述的段落来自小说第九章“文革”期间书中人物的一段对话,阿飞、瘪三、事体……都是上海话或吴语中使用的语言。
留下一个回复上世纪80年代,余华、苏童等众多先锋作家从《收获》杂志推出的“先锋文学专号”起步,成为文坛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在相隔近30年后,《收获》再度推出“青年作家专号”,这些作品是否仍有当年的影响力?今天应该怎么看待80后的写作?
留下一个回复上海市作协会员简平曾这样评价程乃珊的《上海探戈》她是老克勒的后代,却对小市民也十分关注。“老克勒和小市民是构成上海最为生动的探戈舞步的两个层面,他们的追求和奋斗,他们的生存和变迁,足以阐释一部上海史。”
留下一个回复“海派”一词肇始于中国画。晚清,大批画家为谋生或避乱,纷纷携艺来到上海,使之逐渐成为绘画活动中心。黄式权在1883年刻印的《淞南梦影录》中提及:“各省书画家以技鸣沪上者,不下百余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