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分类: 档案馆

险被遗忘的海派文学处女地

今年夏天,有一位收藏家在《文汇报》上撰文,绍介他所收藏的部分当年的《永安月刊》,并断言“个人收藏全套《永安月刊》几乎不可能”。一句话,刺激了我几年前的阅读欲望。此一读一发不可收,整整三个月,我的目光停留在1939——1949年的上海滩;我的思绪被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市井民俗、霓裳风情所吸引。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片色彩斑斓的海派文化的世界——一块被遗忘已久的海派文学处女地!

阅读全文 险被遗忘的海派文学处女地

一个回复

新海派文学派对 以唐颖的《红颜》为名义

在王安忆的《长恨歌》里,“上海的夜晚是以晚会为生命的,就是上海人叫做‘派推’的东西”,“晚会在城市的深处,宁静的林荫道后面,洋房里的客厅,那种包在心里的欢喜,一点一点漾开、升起,最后氤氲在这个城市夜的上空”。

阅读全文 新海派文学派对 以唐颖的《红颜》为名义

Comments closed

张爱玲、王安忆、卫慧…谁能代表海派文学?

描绘都市生活的繁华与堕落,「海派文学」在近代文学的发展,依然难掩其绝代风华的神韵,上海派作家从早期的张爱玲,到今天大家公认的传承者大陆作家王安忆,「海派文学」到底存在与否?海派文学的代表作家有谁?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阅读全文 张爱玲、王安忆、卫慧…谁能代表海派文学?

2 个回复

卫慧与海派文学传统

近来关于70年代出生作家及作品的讨论成了文坛的一个热点,我也趁热读了一些。对我来说,在阅读这些作品之先就存在一种阅读期待。这群70年代作家确实是天之骄子,他们是在基本上解除了禁锢以后的年代长大的,他们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构成都与80年代成名的作家不同。我们这个时代确实有着与以前不同的文明与生活方式,而这群年轻作家有着灵敏的触须,

阅读全文 卫慧与海派文学传统

留下一个回复

探讨与论争:“智性写作”与“情色风潮”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文坛陆续历经“身体写作”、“隐私写作”、“情色写作”等风潮,及至后来的“少年写作”将众多少年写作明星推到文坛前台,出现了文坛“小鬼当家”的说法。而公众已经厌倦那些小说中的种

阅读全文 探讨与论争:“智性写作”与“情色风潮”

留下一个回复

文学病毒与文学尊严

 第 三种病毒:以丑为美的行为艺术。写到这里,我估计那些打着行为艺术旗号千方百计出名的所谓行为艺术家会立刻对我围攻,你懂行为艺术吗?我们所有的人对行为 艺术评头品足完了,也轮不到你彭学明胡说。

阅读全文 文学病毒与文学尊严

留下一个回复

海派文学与现代媒体:先锋杂志、通俗画刊及小报

与现代媒体之一的报刊共生共长,是中国文学现代性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某种角度看,现代报刊是现代文学的催生剂。谁都知道《新青年》与“新青年作家群体”与“五四”文学的密切关系。近代以来,著名小说在出版单行本以前就先期在报刊上出现。

阅读全文 海派文学与现代媒体:先锋杂志、通俗画刊及小报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