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电影《长恨歌》在上海的石库门建业里拍摄,现场布置完全呈现一派老上海家居的面貌。据王安忆回忆,她曾经住在这个里弄的4号楼,而取景地则在3号楼。
留下一个回复分类: 文学档案
钱钟书先生曾写《林纾的翻译》一文,因此我下面这些不知深浅的文字,感觉只能用“先生”二字称呼,翻译成英语是 teacher 和 master 叠加的意思。先生说: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留下一个回复西方文化因素的介入,使得现代知识分子与传统士大夫之间产生强烈的身份差异。其中深刻,甚至本体性的影响“京派”知识分子的,则是西方千形万象的自由主义思想中所共有的、东西辗转中所不失的自由核心理念
留下一个回复文学的地域性体现出文化个性的多元、丰富和生命力。地域文化影响作家的思维方式、气质脾性和审美志趣,孕育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文学流派。在全球化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文学的地域性是否更加淡化?
留下一个回复五四运动以后,随着白话文写作的兴起,中国的文学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无数的文化名流在这一时期产生。上海,以其独特的经济政治环境,还有它那独有的文化氛围,在造就一批男作家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批独树一帜的女作家。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上海就涌现出一批用白话文写作的女作家。
留下一个回复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自1995年于《钟山》杂志连载以来,迄今已有23年。在二十余年中,小说文本经历了成为一部文学经典的必要过程,经历了被社会不断地接受与确认的文化熟知化(cultural familiarization)过程[1]。到如今,《长恨歌》不仅成为了王安忆传播最广的作品,并且成为了被符号化的“海派文学”代表作之一
阅读全文 读王安忆《长恨歌》:说它是“海派”都市言情小说,是一种误读
留下一个回复上世纪80年代,余华、苏童等众多先锋作家从《收获》杂志推出的“先锋文学专号”起步,成为文坛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在相隔近30年后,《收获》再度推出“青年作家专号”,这些作品是否仍有当年的影响力?今天应该怎么看待80后的写作?
留下一个回复凡是你能想得到的,如今正活跃在文坛的上海作家,几乎都来到了书展。
然而,新一代上海作家的创作面貌,越来越国际化、网络化,如同书展本身的国际化标签,曾经市井、风情的海派文化,已然一去不返。
忙碌
不是为了新作而是为了赶场
留下一个回复 我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叙述方式?我的“四不”原则 王安忆30年创作谈
●将人物置于一个条件狭隘的特殊环境里,逼使其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别的行为,走的是方便取巧的捷径,而非大道。
闲情逸致、小资情调、寻愁觅恨———上海的风情蓄谋已久。一个没有相当数量中产阶层的社会是容纳不了上海风情的。上海风情的真正大面积流行是1995年以后的事。从那时候起,咖啡屋、西餐厅、酒吧突然增多,衣橱里有了专门的晚礼服,哪怕在寒冷的北方,夜*生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切是有预兆的。这一切源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与一个叫张爱玲的女人有关。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