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解读苏青

苏青是乐观的,在《归宿》一文中她预留下这样一段心语:

  我幻想三十年后,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而我却归黄土……总有我的葬身之地吧。我将来墓碑上大书“文人苏青之墓”,因为我的文章虽然不好,但我的确是写它的,已经写了不少,而且还在继续地写下去,预备把它当作终身职业,怎么不可以标明一下自己的身份呢?

阅读全文 解读苏青

留下一个回复

海派文学研究综述

“海派文学”的出现本身是一个异类,正如鲁迅先生所论述的,以作家身处的地域来讨论文学的品格,显然是不会全面的,也不可能公正。加之这一名称始自“京海”论争之中,其文学现象从历时性上并没有明确的起点,在共时性上除了20

阅读全文 海派文学研究综述

留下一个回复

清晰显现的海派文学一叶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感受到城市的存在,以及它对自己的命运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城市也成为现代派艺术作品的焦点和审美中心,而现代派文学也基本被目为都市文学,被认为最充分地体现了城市对文学的影响。

阅读全文 清晰显现的海派文学一叶

留下一个回复

中国作协年内再举维权大旗让作家感到温暖

中国作协18日通过中国作家网向谷歌公司发出维权通告。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中国作协年内第二次向侵权单位举起维权的大旗。第一次是7月,中国作协向《知音》杂志社发出维权通告,此事以《知音》杂志社赔偿道歉而告终,中国作协打了一场漂亮的维权战。期待这一次,也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阅读全文 中国作协年内再举维权大旗让作家感到温暖

留下一个回复

海派文化在与世博互动中如何双赢

从世博会对我国、对上海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来看,必将有强大的推动和深远的影响,也是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强大力量。据专家预测,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期184天,预计对上海GDP增长的拉动,乃至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都将十分明显,而更重要的精神文化收益,更不可估量。

阅读全文 海派文化在与世博互动中如何双赢

留下一个回复

乱世才女苏青:花落人亡有人知

 20世纪40年代,人们称苏青、张爱玲为上海滩女作家中的“双璧”。她俩毕竟是有瑕疵的玉,沧桑几度,尘封入土。直至“三十年河西”,“考古队员”柯灵的一篇《遥寄张爱玲》,使张爱玲复活。俄顷,张爱玲的大小杂著像零珠碎玉,夺目于书肆坊间。犹如一枚纪念章的背面,好似一部书的封底的苏青,也随之跃入人们的视野。

阅读全文 乱世才女苏青:花落人亡有人知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