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怀旧与真实的老上海

上海的“怀旧热”其实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到现在差不多有十年时间——从慢慢开始萌芽到发展成一个“热”,到目前它还在持续,还没有降温的迹象。这个“热”最早体现为文学领域中张爱玲的小说热,随后又扩散到对苏青那样的上海沦陷区作家的重新关注,她们的作品在校园和文学人口中悄悄地流行。

阅读全文 怀旧与真实的老上海

留下一个回复

解读海派文化:鸳鸯蝴蝶派如何变成身体写作?

北京,一座充满了帝王气象的悠悠古都。三千年的建城史,使北京成为一座皇气逼人的梦里城池,蒙蔽着厚重的岁月烟云与文化积淀。燕赵自古多悲歌慷慨之士,不仅映照过英雄美人的剑胆琴心,而且充斥了逐鹿问鼎金戈铁马、猎猎旌旗。历经沧桑的皇宫王府、寺庙碑塔、

阅读全文 解读海派文化:鸳鸯蝴蝶派如何变成身体写作?

留下一个回复

《九重锦》:飘逝不定的云锦

不久前,张爱玲的小说《郁金香》被发现于《小日报》,接着在《铁报》上找到了东方蝃蝀(李君维)自己也忘记了的小说《补情天》。两次不大不小的发现引动了人们对上海小报的兴趣,不少人问我:小报上还有其他海派作家的佚文吗?回答自然是有的。这有些像魔术家的箱子,尽管取用,比如苏青便有。

阅读全文 《九重锦》:飘逝不定的云锦

留下一个回复

才女的恩怨:林徽因与冰心 是朋友还是仇敌?

冰心的小说在知识阶层与坊间热闹了一阵子之后,随着1949年江山易主,大地改色,加上一连串的政治运动和林徽因、梁思成相继去世而被人们忘却。直到新千年的世纪之交,20世纪的知识分子又被重新定位和展开讨论,梁、林夫

阅读全文 才女的恩怨:林徽因与冰心 是朋友还是仇敌?

留下一个回复

徐志摩致陆小曼的情书

龙龙,我的肝肠寸寸的断了。今晚再不好好的给你一封信,再不把我的心给你看,我就不配爱你,就不配受你的爱。我的小龙呀,这实在是太难受了。我现在不愿别的只愿我伴着你一同吃苦。――你方才心头一阵阵的绞痛,我在旁边只是咬紧牙关闭着眼替你熬着。龙呀,让你血液里的讨命鬼来找着我吧,叫我眼看你这样生生的受罪,我什么意念都变了灰了!

阅读全文 徐志摩致陆小曼的情书

留下一个回复

徐志摩接受西方文学的错位现象辨析

以徐志摩短暂的一生和在海外更短暂的留学时间而言,他对西方文化和文学思潮的接受视域是相当宽阔的,而他的热情开朗的性格,偶然的个人机遇,也为拓展他的西方视域提供了难得的条件,这就导致了其接受视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阅读全文 徐志摩接受西方文学的错位现象辨析

留下一个回复

上海方言与海派文学何去何从?

日前,王小鹰《长街行》作品研讨会在上海市作家协会举行,这部作家历时五年精心写就的60余万字小说,目前已经被上海电视台着手改编电视剧。因为运用了大量上海方言,引发了与会作家和评论家长达4个多小时的热烈讨论,大家对于沪语入小说各抒己见

阅读全文 上海方言与海派文学何去何从?

一个回复

海派作家返故里

海派作家返故里———小记无名氏和他的作品定居台湾的作家无名氏(卜乃夫),最近重返故里,度过一段相当愉快的日子。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先在居住过几十年的杭州过中秋,接着去出生地南京讲学,上个礼拜,又来到对他青年时代影响极大的上海,先后在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演讲。与年轻学子讲自己年轻时的事,让老人在感慨之余又有许多欣慰

阅读全文 海派作家返故里

留下一个回复

林徽因:一位不可多得的真正的女人

2004年是林徽因的百岁诞辰,4月1日,也是她离世49周年。生存于上个世纪的中国女性作家在今天依然拥有众多追随者的,除了张爱玲,恐怕就是她。张爱玲凭文字立身,以身世个性传奇。但对林徽因来说,文字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身世氛围更多折射着那个时代的文化风尚。此种风尚的温婉不堪历史激烈演进的冲击

阅读全文 林徽因:一位不可多得的真正的女人

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