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视角下的上海:江南文化基因涵养城市气质 研究江南文化,势必要清楚什么是江南文化的本质与核心。我们不妨用“基因”一词来描述江南文化的某些本质和核心,它既可以是文化心态层面上的,也可以是物质生活层面上的,它是“江南”之所以区别于“非江南”…
留下一个回复标签: 上海
2005年,电影《长恨歌》在上海的石库门建业里拍摄,现场布置完全呈现一派老上海家居的面貌。据王安忆回忆,她曾经住在这个里弄的4号楼,而取景地则在3号楼。
留下一个回复周末的下午,时髦的武汉天地,红男绿女穿梭其间。咖啡馆一角,却别有一番安静。鹅黄色九分裤,黑色长款开衫,再搭配一双浅口鞋,椅背上挂着一个白色帆布包,身前摊放着新一期的《世界文学》——62岁的池莉,走过时光和岁月,却没有繁复冗杂,知性而利索,犹如她新小说的模样。
留下一个回复上海历来是中国文学重镇,近现代以来,多次引领文学的风潮,海派文学以其鲜明的风格,与京派文学比肩而立,左翼文学的大潮也在上海澎湃过;鲁迅、巴金、张爱玲等文化名人长居上海,形成了长久持续的文学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后,从工业题材的发轫之作《上海的早晨》,到新时期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先锋文学,到70后的都市写作、
留下一个回复沪语写作是《繁花》被讨论非常多的部分,尽管金宇澄通过多次修订已经让非江浙人也能读得懂这部小说,但是吴方言的风格和韵味在小说现在的版本中依然处处可寻。上述的段落来自小说第九章“文革”期间书中人物的一段对话,阿飞、瘪三、事体……都是上海话或吴语中使用的语言。
留下一个回复在中国作家中,陈丹燕有“上海记忆的追寻者”“海派文化阐述者”之称。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正当上海热方兴未艾之际,陈丹燕似有意或无意,适时赶上这股上海热,先后出版了一系列弥漫着上海怀旧风情或描绘上海传奇女性的著作《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上海色拉》,这四本直接以上海为名的作品也使陈丹燕盛名远播,成为具海派特色的畅销书作家。
留下一个回复 当着从北京来的客人这么说,也算是对客人气量的信任。北京人有时爱自嘲,也说北京土。
没听过谁说上海土,上海人也不这样自嘲。大多数人对上海的印象差不多都有荣华富贵的影子。
过去,一说起上海,总是想到夜总会的灯红酒绿和靡靡之音;一说起外滩,就是“十里洋场”的幻影。就是现在,上海也是中国时尚的领袖。
上海本就没什么文化。开埠不过一百多年,能积累多深的底蕴?上世纪初,上海成为全国金融中心,各种文化载体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都往上海涌,京剧、越剧、话剧、歌剧、报纸、电影,还有舞蹈,各种文化艺术汇聚在一起,这才有了“海派文化”的说法。
留下一个回复周立波是红到发紫了,被媒体捧上了天,报纸上电视上,三天两头都是他的消息,且一篇一篇尽是捧赞恭维话,就连矫情有余肥水不外流的电视主持人都自甘让位于其身后。一下子,好象上海文艺界只有他一人是明星,只有他一人在演出、在拍戏、在出书、在忙碌、在摆高姿态、在展显腔调、在为上海争名气,大有此君一出,若大个上海滩万马齐喑之味。
一个回复提要:在21世纪初的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海派”和“韩流”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是它们所指涉的意义及其相关的话语资源却有相当大的差异。“海派 ”与“韩流”均经过了由文化他者的指认到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并自觉地进行文化主体形象的建构这样一个过程,但是“海派”因从一开始就带有的贬义而给自己的主体性重建带来了麻烦,而“韩流”作为一个晚近的产物也很容易令人产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犹疑。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