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会无期》:遮掩欲望的猥琐青春
这个暑期档电影票房角逐,前半期看点是以《变形金刚4》为首的5部美国大片不出一月狂卷40亿元人民币,后半期的重头戏是“美片清场”之后,媒体联手推给公众的郭敬明《小时代3》与韩寒《后会无期》之“郭韩影战”。我以为,郭片恶俗,韩片猥琐。与《小时代3》赤裸裸地张扬物质主义的“青春梦想”不同,《后会无期》是用看似散淡随性、实则觊觎名利之术,裱新着上世纪后期以来的陈腐的“青春叛逆”。
“郭韩影战”打的不是电影战,而是以网络联动纸媒的“粉丝战”、“口水战”。令人惊异的是主流媒体争相炒作“韩寒《后会有期》口碑胜郭敬明《小时代3》”。甚至,不少在业界颇有影响的学者、批评家,也在纷纷认定《小时代3》为烂片的同时,高调指认《后会无期》为“有情怀的文艺片”、“是中国电影更新换代之作”。如此一边倒地压郭挺韩,是这些学广资深的评说者曲意装萌,还是中国电影真的“烂片无底线、评判无准则”?
从电影叙事看,《后会无期》是一部十足的烂片。它烂在不仅前后情节如“仙人跳”一样毫无联系地推进,而且每个情节本身的叙述也是不过脑的“神导”。如,男主角江河(陈柏霖饰)的“旅馆妓遇”,占时半小时以上,破绽百出。实际上,因为影片根本无所表达,更不会表达,它充斥全片的似是而非、言不及物给这场青春秀涂上了“青春迷惘”的油彩。
这部“作家、赛车手韩寒”的导演处女作,虽被韩自称为“一部很有诚意的电影”,但从情节到对白都充斥着对他人创作的仿袭,是一部毫无诚意的“电影杂攒”。在该片中,最出新意而且切合“后会无期”片名的桥段,是阿吕(钟汉良饰)在森林中神秘出现,神侃骗取了马浩汉(冯绍峰饰)、江河两人的信任,从而轻易地骗走了马的汽车。然而,这个桥段是美国经典公路片《末路狂花》(1991年)的一个雷同桥段的翻版(该美片中,是一男骗两女)。又如,该片让江、马两人煞有介事地探讨“温水煮青蛙”的人生寓意,不过是拾人牙慧、重弹西方电影老调。再如,阿吕那句“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则是对《失恋33天》中大老王那句“你连人都没生过,你拿什么质疑人生”的模仿。
这部被自我标榜为“公路文艺片”的电影,在115分钟的片长中,导演用以炫技的招数就是不断地让演员一边背诵出戏的“段子”,一边表演“韩氏猥琐耍酷”。如,马、江和阿三人模仿美国公路片《逍遥骑士》(1969年)中三个男子露天并肩撒尿。不同的是,该片人物将手上尿液抹在他人身上或自己身上。又如,江先将暗娼苏米(王珞丹饰)的招嫖名片扔进马桶,又马上捞起来用洗脸毛巾擦干,马随即用这条毛巾擦脸,并且直呼幸福。
在这一系列“韩氏猥琐耍酷”的“神戏”堆砌下,江河以极度装萌、且脸谱化的表演向观众反复演绎着一个“博学而迂执”的“青春偶像”。然而,片中这位年轻的中学教师江河的人格是极端分裂的。他处处表现出不通世俗的迂执,但与暗娼苏米初会,不过三句话就表现出如嫖客一样油滑。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人前如古代圣徒一样高洁矜持的江河,却随即毫无条件、没有过程地迷上了苏米,甚至在得知其设局诈骗自己后仍不弃不离。显然,江的书生迂执只是导演安排的装萌。江的猥琐,就在他自以为是、不断自我拆破的“装”中。
《后会无期》是一部名不副实、逻辑混乱、没有诚意的电影。它是一部打青春失意牌的“文艺片”,结尾却是三年后如期归来的男主角江河出书成名、情侣携手的商业片俗套。江河美梦成真的结局表明:以平凡为色面、以叛逆为标签、以迷惘为情调的“韩寒青春情怀”,骨子里是一个觊觎名利的梦。
“天才韩寒”:一个辍学生假造的文化骗局
作为第一主角的江河,扮相和神情都指向现实中的韩寒。江河与韩寒经历了相同的“人生跳转”:影片中一路失意落败的江河在影片结尾时跳转为“成名作家”,现实中韩寒从一个因学业极差被迫辍学的高一学生跳转为“文学天才”。2012年,现实中的韩寒面对被质疑作品代笔,不能自证清白,与之“后会有期”的是,2014年,电影中江河的成功史是一段“仙人跳”式的空白。
2000年,7门文化课不及格的高一辍学生韩寒出版了“涉及的政治、历史、文学知识无数,直接引用的文本数量非常浩大”的长篇小说《三重门》。不读书而智识超群,学业差而才华出众,如此韩寒当然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文学奇迹。
事实上,在20~21世纪之交,中国社会上下罹患“大师渴望症”。因为大师缺失,国内教育广受社会诟病,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则首当其冲。应时而生的“天才少年作家”韩寒被文学权威和主流媒体联手塑造为“反应试教育的天才英雄”。从2000年到2012年,他又从“天才少年作家”转型为“公民意见领袖”。文学权威们无论是真信还是假信,无论其出发点如何,似乎都得到了神灵感召,在为“韩寒奇迹”推波助澜的过程中,彻底放弃了学术理性和文学常识。
2012年春,由网友麦田发起,方舟子等众多学者参与,国内网络自发展开了长达半年的“质疑人造韩寒”活动。质疑者认为,韩寒的主要作品如《杯中窥人》、《三重门》及发布于博客的大量时评文章,均非韩寒本人所作;他们通过大量文本考辨、甄别,证明韩寒本人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条件完成这些署名文献。
韩寒的回应包括三方面:其一,以恶劣辱骂麦田、方舟子及其家人为基本手段反击质疑;其二,在包括电视视频的媒体回应中,罔顾事实、出尔反尔、前后矛盾、错误百出地否认作品代笔;其三,两次起诉、两次撤诉,高调宣称追究方舟子等人的“法律责任”,却又不了了之;其四,出版自称为《三重门》手稿的影印稿,但该书显示,这个字工句顺的“手稿”,只可能是“抄写本”。
综合韩寒回应质疑的公开表现可证明,已年届30岁的作家韩寒,缺少合格高中毕业生应备的文史知识,缺少一个当代成熟青年应有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加缺少一个有教养的当代青年必备的社会道德观念。这个暴露于公众眼前的韩寒与写出《三重门》及大量公众认同、针砭时弊的博客文章的“意见领袖韩寒”格格不入。这就是说,“不读书的天才韩寒”和“自由意见领袖韩寒”,只是当代媒体联手文学界打造的一个虚假文化偶像。
不敢面对自己“天才成名史”的韩寒与《后会无期》中“博学迂执”又“欲望猥琐”的江河是同形同质的。这种现实与电影的同形同质,如果导演真是韩寒本人,则是他对主角的无意识移情(自我投射);如果导演并不是韩寒,则是导演根本缺少诚意和底气。但是,无论导演是谁,作为现实韩寒的电影化身,“很装”的江河表现出来的只是“韩寒猥琐”。
《后会无期》“很韩寒”,“很装”,“很猥琐”。“天才作家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
“韩寒”:一个必须清理的反智主义招牌
成名15年来,“韩寒”已被文学界、媒体和市场合谋打造为一个拥有巨大吸金资本的品牌代言人。所以,韩寒的主要包装商和长期投资商、《后会无期》出品方之一路金波敢于宣称:“韩寒就是拍成一坨翔(网络语意为‘屎’),我们也赔不了。”(2014年8月4日,《成都商报》)因为有暴利可图,围绕着“韩寒”,聚集着关系错综的多种利益集团。
正是这些利益集团将韩寒紧紧包裹,联手抵制将其撕破伪装、曝光真身的质疑。准确讲,这个偶像的继续存在成为无视社会公义的文化商人及其利益关联者恶意敛财的文化幌子——这次主流媒体和某些影评“大V“对《后会无期》的力挺,背后是有利益链可循的。
韩寒一开始就以“反应试教育”为幌子,承担了新世纪文化的反智主义英雄。在当代中国文化史上,韩寒是继张铁生和黄帅之后,第三个反智主义的“英雄代表”。韩寒说:“我不读文学史,我就是文学史。”这话表现的无知、狂妄,与“文革”时期张铁生、黄帅们的“读书无用论”的狂言妄语一脉相承。
在2012年被质疑作品代笔后,韩寒作为品牌代言人,撕下了“自由公知”的伪装,赤裸裸地进入低俗娱乐炒作。为了提高自己的商业人气,他甚至协同网络以年幼女儿为炒作对象,扮演“国民岳父”。在《后会无期》首映当天,“韩寒电影卖得好,小野嫁妆少不了”的广告语赫然出现在某报上。这就是说,追逐市场需要,今天的“韩寒”已经露出了无底线迎合和刺激恶俗市场趣味的面目。
我以为,清理“天才韩寒成名史”,不仅是给历史以真相、还文坛以是非之必需,同时也是肃清20世纪以来对中国文化毒害极深的反智主义流毒,给青年以正确引导的应有之义。着眼于反腐治国,“假造天才作家韩寒”的最后查证,不仅将坐实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也当是揭开当代中国文坛腐败盖子的一个关键契机。 《清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罕见地刊发中国社科院施爱东博士5万字的长文《韩寒神话的史诗母题》,将韩寒挑战应试教育、当代文坛、社会政治,以及与对手的网战、与女性的关系,都对应于英雄史诗的叙事套路:征服魔界、征服他族、征服美女。文章一经发表,迅速引发热议。
对于论文的解读,网友迅速分作两派,喜欢的表达着强烈的喜欢,厌恶的表达着强烈的厌恶。由于论文过长,许多网友难以卒读,因而产生明显误读,有网友甚至以“社科院发力倒韩,韩寒看来大势已去”,或“清华大学称韩寒是天才少年”这样的标题来扩散介绍此文。
此文大意为:韩寒的成名史,就其内在结构来说就是一部当代英雄史诗。英雄史诗的结构和母题都是相对固定的,英雄形象主要从英雄成长、英雄人格、英雄业绩三个方面加以塑造。英雄成长一般遵循“特异诞生—孤独童年—迅速成长的少年时代”的生长轨迹。英雄人格中最大的优点是超凡的勇气和能量,最大的缺点是伟大的愤怒及其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英雄业绩则固定地体现为英雄征战。在韩寒神话中,这个天才少年曾先后挑战三个越来越强大的“魔界”:教育、文坛、政治。韩寒的伟大愤怒与他征服“魔界”的成功业绩紧紧结合在一起,其人格的种种矛盾,以及性别魅力,都只能用神逻辑来解释。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维护韩寒神像,本质上是为了维护一股以韩寒为核心的年轻力量,维护他们心中的自由主义幻象。
网友“洛之秋”质疑说:“我其实对韩寒的话题已经毫无兴趣了,让我惊讶的是施爱东的文章怎么可以刊登在《清华大学学报》上?除了题目看上去有点学术派头,整篇文章从立论到结构,哪里能和正儿八经的学术论文沾边?以为带脚注就是论文?”论文责任编辑桑海解释说:“从民俗学或神话学的角度看,这显然是学术论文,算是解构一个神话个案吧。此文方法比较素朴,但材料和分析扎实严谨,而且文采很好。我开始也担心不像学术论文,还曾试图建议作者增加点理论性什么的,但转念一想,只要是扎实的学理探讨,写得更好读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部分网友对一些人身攻击的评论表示担忧,施爱东则借用顾颉刚的话回复说:“欢迎一切评论,人身攻击也可以是一种研究的材料。世上没有无用的材料,只有不懂材料的眼光。这些材料可以用来研究网民的情绪、行为,以及传染、分类等等。”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即大量引用了网友的评论,并对评论类型进行了数据分析。
以韩寒支持者的精神领袖“破破的桥”为代表,许多网友指责施爱东选择性地使用了“被污染的材料”,有恶意丑化韩寒的倾向,对此,施爱东回应说:“恰恰相反,我采用的基本都是韩寒父子及其支持者的言论,论文的惟一偏颇,是没有引用一句方舟子的话。”
不过,施爱东并未掩饰自己的立场,他说:“本文对韩寒现象的批判立场确实是预设的。有了这个立场,自然就会搜集与此相关的资料,忽略与此无关或立场相左的资料。所有立场鲜明,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的文章都是这么写的。我在文章最后一部分也提到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史诗,也都是这么唱出来的。甚至法庭上的诉讼和辩护,一样都是这么干的。只要材料是真的,选择哪个材料,不选择哪个材料,不可能照顾到每个人的口味,只能按照我的需要来。”
有网友对这种预设立场的学术态度表示愤怒,认为“这是对历史学赤裸裸的挑衅”。对此,浙江大学历史系陈新教授评论说:“这篇论文可以划入后现代史学,即愿意表达自我倾向与理论预设,以示对学术的虔诚。事实上这也是对‘客观’的一种追求与呈现,不矛盾,神话学与知识社会学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作者对自我理论基点的展示,估计许多人接受不了,至少不习惯。以后习惯就成自然了。”桑海对此表示认同:“也许不存在没有立场和预设的史学,只有努力掩饰和忽略立场的史学。所谓后现代史学,无非是看破了这一点,然后有意地把立场透露出来。正如后现代文学作品的元叙述,把作者的位置暴露出来。”
陈新进一步阐释说:“学术立场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意识到了的立场,而是日常生活中已经潜移默化让你形成了的相对稳定的立场。当表达自己具有主观性的时候,其实不也正在追求客观性么?这就是在实践层面做到了,因而可以继而思考‘实践’与‘现实’的关联,进而引入你对‘未来’的预期如何左右实践。人们的认识过程总是包含经验与理性的方式,经验有往理性的通道,也有往比喻的通道;理性有往逻辑的通道,也有指向信仰的通道。神话、史诗、历史、文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原来的界限在何种程度上可分离和融合,的确是当代的问题,需要当代人阐释。”对于大批读者的误读误解,陈新感叹说:“在接受史学的问题上,看来还得作者持续努力。”
在全国有影响的学术刊物首次介入争论,施文是不是能成最后定论,我们将拭目以待。
原载:《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1月23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