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室 正文

又见江南 ——读王云燕《梧桐映双城》有感

醉溪流域 |
Avatar photo
醉溪流域

图书策划人,文化经理人

  《梧桐映双城》,乍看书名心中就大概有个期待:想必此番又能品味些江南的新鲜味道了吧。一缘久居南京的故念印象,二来对作者的江南作品也确意犹未尽。开卷品来,从秦淮河边到黄浦江畔,两座城池竟都活了起来:梧桐叶间时光滚落,那街、那树、那屋、那人,也都流淌着故事,在绵延的一江水中游弋呼应。探访名人故迹,却如梦归乡土老宅,如神交昔日旧友。加之作者真情的流露,字里行间如歌者娓娓吟哦,仿佛拥住这双城故事的江南的水乡,已汇成她缠绵的情丝——
  
  那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梧桐情结
  
  相传梧桐本是引凤来仪的祥木,与金陵有自古的渊源,尤以“凤凰台”盛名。而今台上虽已“凤去楼空江自流”,却也留下“竹影桐阴满旧山”的故迹,引得历代文人墨客频频感怀,似这梧桐若在金陵之地便能透出她的灵气。
  
  如今古桐渐稀,法桐倒是兴盛起来。这外来的梧桐虽不如昔日“于彼朝阳”的凤巢高枝那般传奇,却能招摇过市,走街串巷,荫庇着如作者般土生土长的一城南京百姓。盛夏遮天蔽日的林荫大道风送蝉鸣,一路浪漫色彩;深秋落叶缤纷的花园洋房茶邀斜阳,满院小资情调。就在这寒暑易节,朝晖相应的梧桐树下,且听作者把家乡的故事娓娓道来。
  
  江南如书,载不尽的一方水土。对我而言,叶叶梧桐像是记忆的书签:校园林荫大道上的斑驳光影,双层巴士上迎面扑来的摇曳稍枝,会不时浮现出往事的片段。对于生长在江南的作者来说,梧桐光影却如泼墨的水印:浸染着每一页画卷,不深,不浅……,掩映着每一道街巷,不远、不近……。作者窗外的南京城,在“梧桐树旁,是青砖的民国建筑,这些掩映在梧桐树下的老房子历久弥新,有穿透岁月的力量”;而同在“梧桐树下,酒吧门前多是摆放的桌椅,在浓荫下浅的美酒”,则是她眼中惬意的上海滩。
  
  那是“树荫照水爱晴柔”的双城情缘
  
  四五年前曾读过作者的另一本著作《谁的爱情绚烂了那座城》。从南京城到大上海,或轰轰烈烈,或郁郁绵绵,民国才女们的光艳青春在这里交织、蕴散。时过境迁而人非物是,身边一草一木,一屋一瓦原来都有了故事。置身其中,昔日的悲欢离合竟又鲜活地重现眼前。这便是作者笔下的双城情缘给我的最初印象,似油纸伞下一瞥江南少女的秀发,却从此对这水乡风韵忘返流连。
  
  及至翻开《梧桐映双城》却忽然发觉,原来少女不远处的梧桐树下,竟还悄然立着一位魁梧少年。一袭青衫的健硕之气,正与那流光罗琦的柔媚之美遥相交映。金陵的刚健与申城的柔美,在作者笔下也似道出悠悠的缠绵——
  
  “南京的气质始终是阳刚的,无论是钟灵毓秀的玄武湖,还是大气磅礴的巍峨钟山,耿直、简单,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柔美的上海像是时髦的现代女子,有时热情调皮,不灭的霓虹灯、喧嚣的人声、摩肩接踵的人群熙熙攘攘。她亦有深水静流的安宁,思南路、衡山路、静谧幽深的石库门、老洋房,沉静内敛的贵族气质流泻而出。
  
  ……
  
  于是,上海和南京站成了两棵梧桐树。
  
  相望于江湖,江南的水光潋滟,他已是她一生的水源,润她干涸的视线,柔她冷硬的心痴。
  
  她温柔的外表下的倔强,她一意孤行的特立,她挥毫行草的快意,不需要旁人的理解,却只盼他轻叹一声:卿卿,我教你如此伤神。”

《梧桐映双城》作者:王云燕

 
  那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浪漫情思
  
  走进双城的故事,你的身就不再由己,任由作者挽着在郁荫巷陌中慵懒徜徉。时不时,她便推开一个园子或一院洋楼邀你进去,像探访熟悉的街坊,叙叙旧日的人和事。
  
  品《梧桐婆娑恋申城》之卷,有时似乘旧式电车穿越十里洋场,荡着车门随意跳下,霓虹之处随遇而安,起开威士忌,也就开启了魔都的繁华旧梦。有时又似坐上黄包车拐进租界弄堂,仰面看车篷把两旁洋楼的花窗划出剪影,石板颠簸着悠颤的铃铛让你昏昏欲睡,留声机搅动着咖啡的醇香把绅士名伶的过往送进你的梦乡。
  
  品《梧桐秋梦醉金陵》之卷,时而似荡乌蓬小舟夜泊秦淮,才过流水桥头便见一幡酒旗唤你,桃花换酒遂误醉时空,环座皆雅人韵士酒邀秋月,凭栏见王谢归燕衔来春泥。时而又似撑一纸油伞踱步青石,烟雨尽处忽见曲径通幽,依一栏荷池亭榭的美人靠,六朝显贵的兴衰、云锦天章的荣华,便都流光掩映在这一围青砖黛瓦之中了。
  
  一扣情结桐荫蔽,几缕情缘系双城。走进《梧桐映双城》,也就走进了江南千年烟雨中的那一蔓情思。(本文作者:江苏省东南亚研究会 杨阳博士)

       

版权声明:
1.原创文章(含图),即海派文学网原创作品或者特邀作者所作,此类文章本站拥有发表权,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自于海派文学网并附原作者信息。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本站联系。
2.转载文章(含图),即来源于他方的作品,此类文章本站都注明原发表地和原作者名称,转载并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为文学研究。第三方如要转载,请附原发表地及原作者信息,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原发表地或原作者联系。
3.海派文学网为研究性公益网站,非为赢利目的。如果您对本站的转载与引用有任何建议与意见,可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作出适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