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呐鸥,生于1905年,原名刘灿波,笔名洛生等;台湾台南人;从小生长在日本,入东京青山学院读书,后毕业于庆应大学文科,精通日语、英语。
回国后,又在上海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攻读法文(与杜衡、戴望舒、施蛰存是同学);20年代末倾向进步,于1928年创办第一线书店,被查封后,又经营水沫书店;出版过《马克思主义文艺论丛》(后改名《科学的艺术论丛书》)等进步书刊,创办《无轨列车》半月刊,发表文学作品;1929年,与施蛰存、徐霞村、戴望舒等在上海合编《新文艺》月刊,发表过一些进步作品,后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其后,又创办《现代电影》杂志;一·二八事变中水沫书店被毁,后又赴日本。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1939年奉汪伪政府命筹办《文汇报》,任社长,报未出而于1939年9月3日被暗杀。
”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穆时英和施蛰存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和引身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
刘呐鸥的小说适应都市上海快捷多变的速率,表现都市男女热狂迷乱的感性欲望,客观上暴露了有闲阶级的堕落、空虚和人生烦闷,而主观上作家对这一种弥漫性的颓废倾向又不无欣赏。他的作品在灵活运用现代派手法表达都市人现代情绪方面有所开拓,表现人物的感觉意识也新鲜、丰富。
刘呐鸥的小说还侧重从两性关系入手,强调生命本能尤其是性欲对人的行为心理的驱动作用和金钱社会人伦尽失人欲横流的都市畸态;他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性欲的苦闷中左冲右突,寻求满足。
刘呐鸥在其文学作品中,首次把都市本身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其次是以对都市生活道德沦丧和诗意缺失的剖析形成对传统的颠覆,最后是多运用意识流、蒙太奇等现代手法,使上海这座大都市已不再是隐形于人物叙事背后的模糊存在,而是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存在,都市现代生活走到了前台,首次以独立的面貌进入读者视线之中。正如吴福辉所说的20世纪文学的”世纪”气息,便是指的刘呐鸥都市小说的都市特点。
文选
绵被
A Lady to Keep You Company
永远的微笑
小说集
《都市风景线》
游戏
风景
流
热情之骨
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
礼仪和卫生
残留
方程式
杀人未遂
赤道下–给已在赴法途中的诗人戴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