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都市生活的繁华与堕落,「海派文学」在近代文学的发展,依然难掩其绝代风华的神韵,上海派作家从早期的张爱玲,到今天大家公认的传承者大陆作家王安忆,「海派文学」到底存在与否?海派文学的代表作家有谁?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7日,一场名为「从张爱玲到王安忆━看海派文学的阅读与出版」的小型座谈会,在台北市长官邸举行,由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主任杨泽担任主持人。刚回到台湾的知名文学评论家,也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系主任的王德威,和来自上海,在台湾进行访问的上海《文汇报》副刊部主任萧关鸿,针对主题进行对谈。王德威清楚介绍了海派文学的过去发展轨迹,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萧关鸿却明确指出,大陆文坛从来并没有针对「海派文学」做过讨论。
30年代,上海作为当时人文荟萃的都市,独领风骚,影响所致,依然可以在现今的许多文化脉络中找到痕迹,城邦出版集团董事长詹宏志,担任开场引言人,即表示「不管是张爱玲亲身经验中的上海,还是作家白先勇记忆中的上海,上海都市生活的丰富性,依然存在於现代的生活之中」;他且以流行音乐为例,30年代的上海时期,当时歌手周璇的抒情小调,依然影响了今天的歌手,如蔡琴等人。
但是面对文学,同时也身为台湾麦田出版社社长,王德威引进了大陆许多知名的作家,如王安忆、苏童、莫言等人,他脉络清楚地说出「海派文学」的发展来由。他说,正如学者安德森「想像共同体」的理论,海派文学的发展与平面媒体的发展有很大关系;187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平面媒体《声报》便在上海创刊,其他相关文学文化的媒体总共有23种,对於思想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都有绝对性的影响。
同时,在文学与消费结合的情况下,上海文学在描述都市生活的繁华与堕落的风格下,自成一格,当时也引起以鲁迅为首的「五四文人」学派,对於海派文学的诸多贬抑,指称其为「鸳鸯蝴蝶派」,会带坏中国文化的风气。
王德威也说道,「或许正因为海派文学,充满著奇异的智慧,有强调的表演性格」,虽然博杂,却也充满著「世纪末的生命力」,而其代表人物,除了早期的张爱玲,还有《啼笑因缘》的张恨水,还有今日大陆作家王安忆、苏童、叶兆言、须兰、铁凝等,甚至於因为情欲写作而遭到禁令的《上海宝贝》作者卫慧,以及《糖》的棉棉,王德威认为这都是不脱离海派文学的传统。
面对王德威对於海派文学的说明,萧关鸿也提出,在30、40年代,上海地区囊括了全大陆地区80%至90%的出版品,当时上海的文学发展,在张爱玲的出现的确是达到了高峰,但是关於「海派文学」的定义与讨论,萧关鸿明白表示,「在上海,没有针对海派文学的讨论,甚至也没有研究张爱玲的专家」,他说,关於上海文学的发展,在1949年以後就中断了50年,直到70年代末期,因为柯宁的〈遥寄张爱玲〉的文章才开始重新发现了张爱玲,更引起大家对於张爱玲的关注,进而到90年代开始有大批研究张爱玲的论述出现。
他更说道,上海文学的发展中断50年後,近来因为江泽民「发展浦东」的政策,於是上海的经济得以重新的开发和发展,否则,他说,「90年代的上海,其实和60年代的上海一样的沉寂」,如今,在「经济先行,文化滞後」的状况下,上海的市容每天都在改变,而文化的发展却还是滞後的。即便如此,他却依然表示,上海因为有著「渗入血肉」的「老上海」传统,加上有一流的编辑人员,文化消费力强的读者,上海的文学与出版还是大有可为。
针对萧关鸿的说法,王德威也表示,任何学派的定义,都是评论者的「後见之明」,企图为所有的作家寻找定位的光谱;如此,既然对於「海派文学」的定义无法讨论,那么就是现今的作家中,谁可以说得到张爱玲的真传呢?萧关鸿表示,就他来说,王安忆还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至於目前喧腾一时的卫慧、棉棉,他则认为,或许因为《上海宝贝》被禁的关系,所以才会造成卫慧的书籍成为人人争读的状况,大陆当局反而替卫慧做了最大的宣传。
王德威则认为,或许是「上海」二字,本身就具有独特的魅力,於是书名取为《上海宝贝》已经就增添了许多绮丽的色彩,若是取为「西安宝贝」、「渖阳宝贝」等,就不是那么吸引人了。
至於说到近来的上海女作家如卫慧、棉棉、王安忆等人,王德威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卫慧的作品是自导自演的『制作』,可以说是一位女企业家」,棉棉的作品则「除了表现出都市生活的颓废、虚无主义,以肉欲表现折射出没有希望的城市外」,棉棉更具「感伤与内省的内涵」。至於王安忆,王德威逐一分析了她的作品,从早期描绘上海的浮华炫丽,如《叔叔的故事》、《长恨歌》、《纪实与虚构━上海的故事》等,到近期作品《忧伤的年代》侧重於描绘上海市民生活粗俗和平凡写实的一面,王德威说,「王安忆的确是创作力惊人的作家」,可是,面对今日的上海,王德威说,王安忆还是有自己的迷惘与不解。
在10月岭南大学举办的「张爱玲与现代中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王安忆曾公开的表示,自己不是张爱玲的传人,也反对大家如此的看待她。她更表示,张爱玲的作品已经成为资本主义运作下的商品贩卖,然或许也如王德威所言,上海的特殊背景,是「海派文学」作家特有的创作资产,「海派文学象徵的是城市与消费欲望的互动,我们要担心的是,这个城市是否还有任何的欲望值得书写,因为当城市欲望不在时,就没有了张爱玲和王安忆」。
刘佳玲/报导
爱书
有趣的是都是女作者么,呵呵
yezi
海派文学从来不是一个人可以代表的,应该说是群体代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