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的成陆和崛起,伴随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回顾海派文化演进的过程,可以看到,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了吴越文化的和其它地域文化,受到了世界文化主要西方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海派文化。这使我们了解到海派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是客观存在。
上海土地面积只占全国的三千分之一左右,人口只占一百分之一左右,但却是中国第一大都市,地位相当重要,色彩异常斑斓,内涵非常丰厚……它在短时期内为什么会迅速发展的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文化的因素却不应该低估!文化正是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也可以说文化是城市持久的生产力、竞争力!
报载,解放初期,毛泽东视察上海在和上海市主要负责人谈到上海港起源时,曾经问到,既然叫上海,那么一定就有“下海”了,“下海”又在哪里呢?当然,我们生活工作在上海的同志需要问明白的内容就更多了。
据研究,在距今一亿八千万年前,上海与苏南地区为古老的陆地,后经地质升沉、变迁,在距今二万多年前,上海冈身外缘,即今北起娄塘、嘉定,经南翔、马桥,南至拓林一线以东一带,悉为海水浸没,以西一带则逐渐淤积成陆。近年考古发现,青浦崧泽遗址、金山查山遗址、上海马桥遗址等,表明六千多年前,先民们已在这一带劳动、生息。所以有学者概言:“上海历史六千年”。当然,今天上海市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市区,在六千年前尚是汪洋一片。随着时间推移,先民们的活动也不断顺势东移。
起初,这里只有几户人家靠打鱼为生,直到十一世纪才形成村藩,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在今小东门十六铺岸边成镇,因地处上海浦西,故称上海镇。上海浦是吴淞江的一条支流,在明代永乐年间被黄浦江浸没。与其相对的有一条下海浦,在近代租界辟设以后被填没。今杨树浦地区有下海庙遗址,不久前,在原址重建了下海庙。
至元十四年(1277年)朝廷在上海设立市舶司,为当时全国七大市舶司之一,负责管理中外商船,对货物征税(在今光启路上)。此后十五年,元二十九年(1292年)经松江知府奏准,正式设置上海县。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9月动工筑城,当年11月就完工,筑成一座周围9里、高2丈4尺的城墙,城墙外还有护城河。1914年冬拆城墙,填护城河,修筑了环城圆路,也就是现在的中华路、人民路。
1949年5月27臼上海解放,掀开了上海历史新的一页。
上海是一座典型的近代崛起的城市,而不是在传统城市基础上自然形成的;同时,上海是典型的移民城市:1950年的上海人口,本地的只占15%,非本地的高达85%,国内移民大都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国际移民来自英、法、美、日、德、俄……近40个国家,最多时高达15万人。在一个多世纪中,大规模的国内移民潮有:太平天国期间,从1855年到1865年,上海人口一下子净增了11万人。抗日战争初期,主要是孤岛时期,仅4年时间,上海人口净增了78万人。解放战争期间,三年左右,上海人口净增了208万人,势头之猛世界罕见。上海也是中国最大港口经济发达的城市。是受西方影响最大的城市,这里最早开办西人工厂和学校,最多引进西式建筑、市政管理,等等。上海人的行为方式、婚丧嫁娶礼仪,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就连编门牌号码、人车分道等等,也都是学自西方。
上海开埠以后,西学东渐,海派崛起,云蒸霞蔚,日趋突出,到上世纪30年代达到极盛。上海成为文化中心是多层次的。它既是进步文化中心,如《新青年》在上海创刊、左联在上海成立,鲁迅先生在上海生活和创作……与此同时,上海的一般文化也相应地活跃起来;而反动文化也相当猖獗。还有像《嫖界指南》这样的妓院文学、色情文化也泛滥成灾。五花八门的小报,是上海的又一道“风景”。可以说,当年的上海文化是多方面、多层次、综合性的复杂的共同体。这也许就是海派文化的一个鲜明的特征吧?
海派文化肇始于中国画,亦起源于京剧,作为艺术流派滥觞后,很快漫开至电影、小说、美术教育等领域,乃至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便形成了海派文化这个概念,可见这是客观历史的必然产物。
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文坛有过一次关于京派文化与海派文化的争论,对海派文化褒贬不一,这里不及细述。鲁迅先生于1934年2月3日的《申报自由谈》发表俨京派”与“海派”》一文,他指出:“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眼中跌落了。”我们应该从鲁迅先生这一深刻的分析中得到教益,客观全面地分析认识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分期问题,我认为是否可以分为:
萌芽时期,1843年上海开埠以前,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吴越文化,就为海派文化提供了基础,开始孕育了海派文化。
成长时期:1843-1949年期间,特别是19世纪30、40年代,上海“八面来风”似的移民,哺育了海派文化的成长。
转折时期:这又可以分为两段:1949-1965年间,建国以后,定都北京,商务印书馆等文化单位迁往北京,以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夏衍、曹禺为代表的上海文坛骁将率队陆续\迁居北京,上海在电影等方面不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这是很正常的转移,上海虽然不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了,但文化基础很好,依然作用不小,有些方面如电影、小说在全国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也给海派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整个中国文化,包括海派文化,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罄竹难书。 ?
成熟时期: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浩劫,开始拔乱反正,在全中国范围对“文革”进行反思,进行平反冤假错案,逐步恢复正常的文化活动。上海以话剧《于无声处》和小说《伤痕》为起点,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海派文化开始新的繁荣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再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海派文化重新焕发了青春,充满了活力,健康地发展,在新的基础上正在走向成熟。
当然,海派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存在这样那样前进和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这是不难解决的。
海派文化基本特点同国内其它地域文化,如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客家文化……比较,海派文化有哪些独特之处?我认为,首先必须明确,海派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这棵大树上的一丛树枝,同中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知道,海派文化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早、较多的一个复杂的地域文化,需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全面地认识,给予正确的评价,以便清醒地加以扬弃,积极而又慎重地看待。
什么是海派文化?它的定义应该怎样表述?我们不妨先看一看:上海滩通向五湖四海,上海人宋之四面八方,上海人讲话多有南腔北调,上海戏剧舞台上常年百花争艳,上海的菜肴兼有多种口味,上海的建筑物堪称万国建筑博览会……真是五色斑斓,异彩纷呈,充满竞争,洋溢活力……要对海派文化下一个定义,首先,要对什么是文化有个一致的定义,因为全世界对文化的定义多达260余种。我倾向于中国《辞海》给“文化”的定义:“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艺、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但对此还需要概括得简明扼要,是否可以说: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总和?那么,我们再来对海派文化下定义,是否可以说:“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文明的总和”?显然这过于简括了。
我个人意见: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其特点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征,我以为可以说是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
一是开放性,海派文化姓海,海纳百川、熔铸中西,为我所用,化腐朽为神奇,创风气之先。还表现在不闭关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绝先进,不排斥时尚。
二是创造性,吸纳不等于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复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创新精神,洋溢着创造的活力。当年的海派京剧开创了连台本戏、机关布景是创新,如今的《曹操与杨修》也是创新,金茂大厦是在建筑文化方面的创新。
三是扬弃性,百川归海,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尤其在被动开放时期,在租界里,以及主动开放初期,百废待兴的形势之下,有些饥不择食,来者不拒,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及时地提出这时特别需要清醒地辨别,有选择地有区别地对待,避免盲目和盲从。
四是多元性,海派文化和其它事物一样,是复杂的共同体,不应该要求它纯之又纯,单一就不成其海派文化了。雅与俗,洋与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以致先进与落后,甚至低级、庸俗、黄色、反动文化也有可能混杂其间,特别需要清醒地区别对待。
发表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