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作家反思探讨大格局下的上海散文创作
相对全国散文创作的整体格局与宏观态势,上海的散文创作大致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比之其他城市,为什么上海作家的散文创作总被认为“精巧有余而厚重不足”? ——在近日由上海市作协举办的浙江南北湖散文笔会上,沪上作家集中探讨大格局下的上海散文创作,理性面对并思考上海散文创作的优势与不足。
曾经风标独立,勇开先河
“ 如果以改革开放30年为时间界定,上海作家的散文作品也曾经风标独立,勇开先河。”《海燕》杂志主编、散文评论家古耜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改革开放30年 来,上海的散文创作大致处于中间偏上的位置。虽然这与上海这座城市在中国所处的地位并不那么匹配,但这30年间,还是有几位上海作家的散文在文坛产生过广 泛而深远的影响。
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巴金的《随想录》。古耜认为这部作品凸显着“真话”的力量和批判的胆识,高扬了真正的现 实主义精神,带动和促进了散文一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复归”与“质变”。又如80年代中后期,曾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的曹明华,相继推出《一个女大学生的 手记》和《一位现代女性的灵魂独白》,凭着对日常生活中女性心理、包括潜意识状态的深入拓展和生动描摹,冲破了一些禁区,推动了散文向人自身的逼近,同时 引领了新生代散文的崛起。再如上世纪90年代初,出自余秋雨之手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一系列长篇散文,将思想、历史和文化元素大量融入散文文本, 不仅丰富了散文的艺术手法,扩大了散文的内在容量,而且直接催生了一种不乏创新意义的散文文体——文化大散文。古耜认为,这几位作家的散文作品,不管现今 的评价存在多大分歧,但在将来的散文史上,恐怕都会写上较重的一笔。
再看整个90年代,古耜认为还是有不少老作家保持着充沛的创 作活力,巴金之外,还有施蛰存、贾植芳、柯灵、黄裳、何满子、峻青、徐开垒、潘旭澜等,都时有新作问世;加上新时期涌现的一批作家,王安忆、赵丽宏、陆星 儿、陈村、程乃珊、周佩红、陈丹燕、素素、南妮、潘向黎等,海上散文可谓壮观一时。
反思人文环境,反思作家心灵
那么进入新世纪后,上海作家的散文创作又呈现怎样一种态势?上海作协散文专业委员会主任褚水敖主持会议时认为:客观讲,是在日趋沉寂,虽不乏新人冒出,但气 象不大,也缺乏创作的持续性。整体上看,上海近年的散文创作“创造性”不足,缺乏有自己思考的、独特的发现。老作家沈扬认为,上海作家的散文往大的生活面 观察的少,多的是写一个个小的生活事件、琐屑细节,都是杯水风波,题材格局显小。
上海散文何以落入整体上的“小家子气”?《新读 写》主编钱汉东和文汇出版社社长桂国强进一步追问,是不是我们的生活太丰富了?还是我们的作家还没有捕捉到城市的精神和气质?因城市生活而来的诸多诱惑和 多元选择,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作家心态的浮躁和自我感觉的良好,因此桂国强认为,上海散文要走出沉寂局面,一要反思人文环境,二要反思作家心灵。
也有作家对此有不同看法。周佩红、陈鹏举、王琪森、朱蕊等认为,上海人都不大“抱团”,喜欢各自为政,加之文学是个体的劳动,上海作家的创作向来是松散型 的,自由状态的写作可能不太引人注意。而且说到底,散文写作反映自己的内境,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写好了,那么就是一种风格。
以写《上海女人》而独成“一格”的马尚龙还认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散文创作正越来越“业余化”,不管什么人都能跑到散文里来一显身手,散文的门槛越来越低,而且把散文当主业来写的作家很少,多的是由小说而散文、诗歌而散文——这些,都改变了散文创作的整体面貌。
尽管时至今日,上海在全国散文界较为活跃也较有影响的青年作家为数不多,但是丁锡满、沈扬、张大成等年长的作家认为,作家先不要鄙薄自己,而应调整好心态,将个体的情感和人类的情感统一起来,惟其如此,上海的散文创作才有可能勃发出新气象。
来源:文学报 作者:陆梅
发表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