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张爱玲百年诞辰:雅俗共存的小说,海派文学的高峰

100年前今日,张爱玲出生在上海的张公馆里,乳名煐煐,爱玲的名字是母亲送她上学报名时应急取的。她的父亲张志沂,母亲黄素琼(后改名为逸梵),姑姑张茂渊,祖父张佩纶,祖母李菊耦。祖父张佩纶是朝廷中的清流党,批评朝政,抨击大臣,名望极高。祖母的父亲就是清朝重臣、中国近代洋务运动领袖李鸿章。张爱玲的历史就从他们这里开始。

小时候的张爱玲,一开始就做着文学的梦,九岁就开始投稿:

记者先生:

我今年九岁,因为英文不够所以还没有进学堂。现在先在家里补英文,明年大约可以考四年级了。前天我看见编辑室的启事,我想起我在杭州的日记来所以寄给你看看,不知你可嫌它太长了不。我常常喜欢画画子,可是不像你们报上那天登的孙中山的儿子那一流的画子,是娃娃古装的人,喜欢填颜色。你如果要我就寄给你看看, 祝你快乐。

实际上,她的创作要从七岁算起,那年写了一篇家庭伦理小说,还写了一篇历史小说,开头便是“话说隋末唐初的时候”,颇有《隋唐演义》的叙述语调。八岁时尝试写一篇题名《快乐村》的乌托邦小说,在里面设计了图书馆、演武厅、巧克力店与屋顶花园,公共餐室是荷花池里的一座凉亭。她的第一篇完整小说是在读小学时写的,写一个三角恋爱的悲剧,同学们争相传阅,这些同学应当算是正宗的第一批“张迷”,读的正是一个文学天才的少作。

张爱玲于一九三一年秋进入圣玛利亚女校学习,大概在十二三岁时,继续着少年时期的理想主义,写了《理想中的理想村》。

十四岁时,张爱玲模仿张恨水,写起了长篇章回小说《摩登红楼梦》,回目是父亲代拟的,共五回。不妨引一段来欣赏一下,写的是贾琏得官后:

“黑压压上上下下挤满了一屋子人,连赵姨娘周姨娘也从小公馆里赶了来了,赵姨娘还拉着袖子和凤姐儿笑着嚷:‘二奶奶大喜呀!’……凤姐儿满脸是笑,一把拉着宝玉道:‘宝兄弟,去向你琏二哥道个喜吧!老爷栽培他,给了他一个铁道局长干了!’宝玉挤了进去,又见贾母歪在杨妃榻上,鸳鸯蹲在小凳上就着烟打烧鸦片,琥珀斜欠倚在榻上给贾母捶腿……贾琏这时候真是心花一朵朵都开足了,这一乐真乐得把平时的洋气派洋礼节都忘得干干净净,退后一步,垂下手来,恭恭敬敬给贾政请了个安,大声道:‘谢谢二叔的栽培。’”

张爱玲的写作水平,在中学时代得到了飞速提升。她在校刊《凤藻》和《国光》上发表了散文、读书报告和小说。

其中散文《迟暮》,文章的结尾处写到了“夜半的苍凉”,对张爱玲来说意义重大,她日后的美学就被称着“苍凉的美学”。

《秋雨》更见写景的功力,渲染秋雨笼罩下的暗沉沉的凝滞的气氛,反映了张爱玲的审美观,充满了发现的能力。

一九三六年,张爱玲在校刊上发表了小说《牛》,写农人禄兴没有耕牛,只好向邻居借牛耕地。

一九三七年发表了小说《霸王别姬》,写的是历史题材,表现了对于女性的反思。张爱玲是中国现代的女性主义者,她对女性的同情,她对男权社会的批判,她自己的独立,都证明了这一点。《霸王别姬》是女性主义的一个温和的宣言。

一九三九年下半年《西风》杂志举办征文大赛,题目是“我的__ ”,张爱玲以“梦”为题,写下了《天才梦》去参赛。《西风》设奖十名,为了鼓励,增设名誉奖三名,张爱玲获得最后一名,列第十三位。《天才梦》是张爱玲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第一块真正的标石,踏着它,她摘下了文坛上的金苹果。

张爱玲真正地红遍大上海,是在一九四三年到一九四五年间,她在《紫罗兰》上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后迅速登上了创作的巅峰。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二炉香》《心经》《倾城之恋》《封锁》《金锁记》《连环套》《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发表散文《洋人看京戏及其他》《更衣记》《公寓生活记趣》《论写作》《私语》《自己的文章》等。

一九四四年,她先后将小说结集为《传奇》,散文结集为《流言》,一经出版,立即受到读者的极大欢迎,一印再印,给人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传奇》《流言》可与鲁迅的《呐喊》《彷徨》齐名,成为作家作品的象征。

一九四五年以后,张爱玲除了继续创作小说与散文外,还涉足电影剧本写作,先后发表了《不了情》《太太万岁》等,这是张爱玲后来在香港从事电影剧本写作的前奏。

一九五二年张爱玲在逗留香港期间,创作了有争议的长篇小说《秧歌》和《赤地之恋》。

一九六二年重回香港,她写作了大量的电影剧本,其中有《一曲难忘》《红楼梦》等。

在整个的七十年代,张爱玲忙着研究《红楼梦》,最终结集为《红楼梦魇》出版,了却了一个心愿。一个终生痴迷《红楼梦》的作家,一定要为《红楼梦》的研究做点贡献才能心安。

在八十年代,张爱玲用国语翻译《海上花列传》。一九九四年,张爱玲的《对照记》由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是年,张爱玲获得台湾《中国时报》终身文学成就奖。一九九五年五月,皇冠出版社再收张爱玲的翻译作品《爱默生选集》,以第十六卷出版,至此,皇冠版《张爱玲全集》成为张爱玲的最权威的作品大全,流布人间。

这一年,张爱玲也告别了人世。现在的皇冠版《张爱玲全集》已经出到第十八卷。二〇〇九年皇冠出版社及大陆出版社又出版了张爱玲的长篇自传小说《小团圆》,一时间,又是洛阳纸贵。

这急坏了几位一直不看好张爱玲的批评家,说是“张爱玲热”应该冷一冷了。可原本就没有人号召,也没有人大树特树这个榜样,“张爱玲热”是自发的,真的要去降温,却找不到好的办法,一,你不能命令不出版她的书;二,你不能命令人们不去读她的书。真难。

应当说,张爱玲不是以作品数量著称的,她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着读者。有人认为张爱玲的创作高峰只不过两三年,大概是从一九四三年到一九四五年左右,可这两三年确实是杰作迭出,拥有这两三年,也就足以在文坛独领风骚。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要是从女作家的角度来看她,她是现代女作家中第一人。要是从整个中国文学传统来看张爱玲,可与其比肩的女作家只有李清照。前有李清照,后有张爱玲;繁华异代出,文海现奇影。

为了认识张爱玲,人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探索。有的研究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如傅雷,他看好张爱玲的才华,称《金锁记》“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到了五十年代末,夏志清写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为张爱玲立专章,篇幅长于鲁迅,张爱玲所获得的评价充分、准确。

夏志清明确地宣称《金锁记》“这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后来,深受张爱玲影响的港台作家对她推崇备至。

王祯和说:“张爱玲的小说,乍看写的像都是小事,其实是很世界性,很Universal,一个时代就出这样一个作家。”

白先勇是这样评价的:“她很细致,她比我要细多了,写一个椅子,她可以写一页,哈……真会写,生花妙笔……哈……一件事情可以长篇大论的写下来,她是厉害得不得了……很细致,很细致,我想我比她粗枝大叶得多。”

到了八十年代,在大陆,赵园重评张爱玲,承认“她的作品使人看到,她怎样较为成功地调和了两者———中国旧小说与西方现代小说的不同情调,在似乎‘相克’的艺术元素的化合中,找到了自己的那一种‘调子’。这调子未必是最动人的,但对于张爱玲叙述故事,却是最适宜的。这就够了。”

后来的陈思和则认为张爱玲提升了现代都市通俗小说的品质:“张爱玲对现代都市民间文学的贡献是她把虚拟的都市民间场景:衰败的旧家族、没落的贵族女人、小奸小坏的小市民日常生活,与新文学传统中作家对人性的深切关注和对时代变动中道德精神的准确把握,成功地结合起来,再现出都市民间文化精神。

因此她的作品在精神内涵和审美情趣上都是旧派小说不可望其肩项的。她不是直接描写都市市民的生活细节而是抓住了社会大变动给一部分市民阶层带来的精神惶恐,提升了一个时代的特征:乱世。那些乱世男女的故事,深深打动了都市动荡不安环境下的市民们。”

吴福辉也认为:“张爱玲雅俗共存的小说,是中国海派文学的高峰,预示了一种民族文学的方向: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是中国文学调教出来足以面对世界的。”“张爱玲的文体,高可以与世界文学、与中国文人文学的高峰相连,深可以同民间文学、传统的市民文学相通,真正兼有现代化与中国化的双重品质。”

张爱玲的作品给予人们的最大感受是什么?还是作品美得全面,美得彻底,美得纯粹。当时就有这种看法:“依我个人看来,是‘妙极’,可以一句话包括我的感想:‘横看成岭侧成峰’。看她的小说,通篇看固可,一句句看亦可,所以,‘横看成岭’好,‘侧成峰’更好。”

苏青更有“非急切地吞读下去不可”的阅读感觉,她说张爱玲的作品就“像听凄幽的音乐,即使是片断也会感动起来。她的比喻是聪明而巧妙的,有的虽不懂,也觉得它是可爱的。它的鲜明色彩,又如一幅图画,对于颜色的渲染,就连最好的图画也赶不上,也许人间本无此颜色,而张女士真可以说是一个‘仙才’了,我最钦佩她,并不是瞎捧”。

本文节选自《张爱玲一百句》引言,原标题为《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

 

张爱玲隽句

即使是略有微词的意见,说张爱玲的作品“全篇不若一段,一段不若一句,更使人有深刻的印象”,也承认张爱玲的作品有三种特色:用词新鲜,色彩浓厚,比喻巧妙,这件件都证明张爱玲的作品美不胜收。张爱玲创造了那么多的名句,正是这整体的艺术美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者的个性渗入书中主角的,也是几乎不可避免的,因为作者大都需要与主角多少有点认同。

——《红楼梦魇》

父亲的房间里永远是下午,在那里坐久了便觉得沉下去,沉下去。

——《私语》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天才梦》

出名要趁早呀! 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传奇〉再版序》

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巅的绿叶。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天才梦》

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

——《对照记》

良善的妓女是多数人的理想夫人。既然她仗着她的容貌来谋生,可见一定是美的,美之外又加上了道德。

——《洋人看京戏及其他》

女人常常被斥为野蛮,原始性。人类驯服了飞禽走兽,独独不能彻底驯服女人。几千年来女人始终处于教化之外,焉知她们不在那里培养元气,徐图大举?

——《谈女人》

外表上看上去世界各国妇女的地位高低不等,实际上女人总是低的,气愤也无用,人生不是赌气的事。

——《罗兰观感》

在日本,什么都会成为一种制度的。艺妓是循规蹈矩训练出来的大众情人,最轻飘的小动作里也有传统习惯的重量,没有半点游移。

——《忘不了的画》

同行相妒,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何况都是女人——所有的女人都是同行。

——《我看苏青》

电车上的女人使我悲怆。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有女同车》

母爱这大题目,像一切大题目一样,上面做了太多的滥调文章。……其实有些感情是,如果时时把它戏剧化,就光剩下戏剧了:母爱尤其是。

——《谈跳舞》

苏青现在是可以生活得很从容的,她的美又是最容易保持的那一种,有轮廓,有神气的。——这一节,都是惹人见笑的话,可是实在很要紧——有几个女人是为了她灵魂的美而被爱?

——《我看苏青》

她不是笼子里的鸟。笼子里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来。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

——《茉莉香片》

女人当初之所以被征服,成为父系宗法社会的奴隶,是因为体力比不上男子。但男子的体力也比不上豺狼虎豹,何以在物竞天择的过程中不曾为禽兽所征服呢?可见得单怪别人是不行的。

——《谈女人》

以美好的身体取悦于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也是极普遍的妇女的职业,为了谋生而结婚的女人全可归在这一项下。这也毋庸讳言——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分别。

——《谈女人》

去掉一切的浮文,剩下的仿佛只有饮食男女这两项。人类的文明努力要想跳出单纯的兽性生活的圈子,几千年来的努力竟是枉费精神么?

——《烬余录》

她一向怀疑漂亮的男人。漂亮的女人还比较经得起惯,因为美丽似乎是女孩子的本分,不美才有问题。漂亮的男人更经不起惯,往往有许多弯弯扭扭的拐角心理不正常的地方。再演了戏,更是天下的女人都成了想吃唐僧肉的妖怪。

——《小团圆》

用别人的钱,即使是父母的遗产,也不如用自己赚来的钱自由自在,良心上非常痛快。可是用丈夫的钱,如果爱他的话,那却是一种快乐。

——《苏青、张爱玲对谈录》

如果男女的知识程度一样高(如果是纯正的而不是清教徒式的知识),女人在男人之前还是会有谦虚,因为那是女性的本质,因为女人要崇拜才快乐,男人要被崇拜才快乐。

——《苏青、张爱玲对谈录》

超人是男性的,神却带有女性的成分,超人与神不同。超人是进取的,是一种生存的目标。神是广大的同情,慈悲,了解,安息。

——《谈女人》

为老军们绝对信仰着的诸葛亮是古今中外罕见的一个完人。……为了“先帝爷”的一点知己之恩的回忆,便舍命忘身地替阿斗争天下,他也背地里觉得不值得么?锣鼓喧天中,略有点凄寂的况味。

——《洋人看京戏及其他》

在这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倾城之恋》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爱》

我们的天性是要人种滋长繁殖,多多的生,生了又生。我们自己是要死的,可是我们的种子遍布于大地。然而,是什么样的不幸的种子,仇恨的种子!

——《造人》

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更衣记》

人类天生的是爱管闲事。……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公寓生活记趣》

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各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到底是上海人》

就因为缺少私生活,中国人的个性里有点粗俗。……中国人老是诧异,外国人喜欢守那么些不必要的秘密。

——《洋人看京戏及其他》

文明人听文明的昆曲,恰配身份,然而新兴的京戏里有一种孩子气的力量,合了我们内在需要。中国人的原始性没有被根除,想必是我们的文化过于随随便便之故。就在这一点上,我们不难找到中国人的永久的青春的秘密。

——《洋人看京戏及其他》

清坚决绝的宇宙观,不论是政治上的还是哲学上的,总未免使人嫌烦。人生的所谓“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

——《烬余录》

小孩子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糊涂。父母大都不懂得子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为人。我记得很清楚,小时候怎样渴望把我所知道的全部吐露出来,把长辈们大大地吓唬一下。

——《造人》

中国人好吃,我觉得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

——《谈吃与画饼充饥》

我们不知道的内情太多,决定性的因素几乎永远是我们不知道的,所以事情每每出人意料之外。即使是意中事,效果也往往意外。

——《谈看书》

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

——《〈传奇〉再版序》

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有力,但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

——《自己的文章》

古代的夜里有更鼓,现在有卖馄饨的梆子,千百年来无数人的梦的拍板:“托,托,托,托”——可爱又可哀的年月呵!

——《私语》

我是中国人,喜欢喧哗吵闹,中国的锣鼓是不问情由,劈头劈脑打下来的,再吵些我也能够忍受。

——《谈音乐》

这里,青春是不希罕的。……一年又一年的磨下来,眼睛钝了,人钝了,下一代又生出来了。

——《倾城之恋》

生命也是这样的罢——它有它的图案,我们惟有临摹。所以西洋有这句话:“让生命来到你这里。”

——《〈传奇〉再版序》

浩浩荡荡的国土,而没有山水欢呼拍手的气象,千年万代的静止,想起来是有点可怕的。中国女人的腰与屁股所以生得特别低,背影望过去,站着也像坐着。

——《谈跳舞》

下大雨,有人打着伞,有人没带伞。没伞的挨着有伞的,钻到伞底下去躲雨,多少有点掩蔽,可是伞的边缘滔滔流下水来,反而比外面的雨更来得凶。挤在伞沿下的人,头上淋得稀湿。当然这是说教式的寓言,意义很明显:穷人结交富人,往往要赔本。

——《雨伞下》

对敌人也需要知己知彼,不过知彼是否不能知道得太多?因为了解是原恕的初步?

——《〈惘然记〉序》

就因为对一切怀疑,中国文学里弥漫着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质的细节上,它得到欢悦。

——《中国人的宗教》

大众的取舍并不是完全基于文学价值的——但看今日销路广的小说,家传户颂的也不是“香艳热情”的,而是那温婉、感伤、小市民道 德的爱情故事。

——《论写作》

我不大喜欢音乐。不知为什么,颜色与气味常常使我快乐,而一切的音乐都是悲哀的。

——《谈音乐》

我最怕的是凡哑林,水一般地流着,将人生紧紧把握贴恋着的一切东西都流了去了。

——《谈音乐》

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而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永恒的意味。

——《自己的文章》

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是因为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自己的文章》

感情简单化之后,比较更为坚强,确定,添上了几千年的经验的力量。

——《洋人看京戏及其他》

我读到它就想到我们家楼板上的蓝色的月光,那静静的杀机。

——《私语》

                                                                                                (选自《澎湃新闻》)

分类目录 历史档案 档案馆

发表您的见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